第二
故乡

杭州的地理环境
 

总   述

历史沿革

地理环境

风景名胜

民情风俗

 

 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。东临杭州湾,南与金华、衢州、绍兴三市 连接,西与安徽省交界,北与湖州、嘉兴两市毗邻。市域轮廓略呈西南至东北为长 对角线方向的菱形,东西两端最大距离约250公里,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130 公里。土地总面积16847平方公里。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°12,北纬30°16
  
杭州市自然环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。
  
地貌类别多样。杭州市西部、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,东北部属浙北平原。主干山脉有南北两支,北支有天目山、白际山以及与之直交的昱岭。南支有千里岗和龙门山,诸山山体高峻,沟谷幽深,多座山峰海拔在1500米以上。山地和丘陵中常有喀斯特发育和带状河谷平原分布。东北部的平原地势低平,海拔仅3~6米,地表江河纵横,湖泊星罗棋布,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平原的组成部分。全市土地面积构成中,山地丘陵占65.6%,平原占26.4%,江、湖、水库占8%,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。杭州市区处在浙西中山丘陵向浙北平原的过渡地带,午潮山、老焦山耸立于西,半山、皋亭山蜿蜒于北,屏风山、五云山绵亘于南,钱塘江奔流于东。市区的中部,吴山和宝石山又夹峙西湖。三面云山一面城乱峰围绕水平铺,是杭州市区山、水、城融为一体的真实写照。
  
气候四季分明。杭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区,冬夏季风交替明显。年平均气温15~17,全年一月份最冷,平均气温3~5;七月份最热,平均气温28~29。无霜期230~260天。年平均降水量1100~1600毫米,以春雨、梅雨和台风雨为主。常年梅雨量350~550毫米,约占全年的25~31%,这对各种春播作物的生长,特别是对喜温湿的早稻和茶、桑、竹、麻以及多种瓜果的生长十分有利。同时,充沛的降水也给杭州市提供了一个常年葱郁、四季飘香的优美生态环境。但由于季风强度出现的时间年际变化较大,也会出现旱、涝、洪渍、高温、低温等自然灾害。
  
自然资源丰富。杭州市江、湖众多,较大河流有钱塘江、东苕溪和大运河。拦截钱塘江上游而建成的新安江水库,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,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,蓄水量达178亿立方米,水域内有大小岛屿1078个,又称千岛湖,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钱塘江口杭州湾呈喇叭状,能集聚潮波,平均潮差46米,最大潮差可达8.9米,可开发的潮汐能装机容量536万千瓦,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。海面雷霆聚,江心瀑布横的钱江潮素以其壮观闻名于世。杭州市土壤资源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,红壤分布在海拔600~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,质地粘重,呈酸性反应,宜种茶树、果树,其中西湖龙井茶品质优异,名闻遐迩 。水稻土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区,该区是粮、油、棉、麻、桑和多种蔬菜的主要产地,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、丝绸之府。杭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,其中植物,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银杏、金钱松、天目铁木等13种、三级保护的有23种;动物,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、扬子鳄、白颈长尾雉、梅花鹿等13种,二级保护 的有55种。临安的天目山、龙塘山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。杭州市的金属矿产有铁、钼、铜等,均属中小型矿床。非金属矿产种类多,其中萤石、白云岩、石灰岩、膨润土等储量较大,临安平山钠基膨润土矿质优量大,在国内有重要地位,临安昌化出产一种罕见的裂隙中充填辰砂的迪开石(俗称鸡血石),质地细腻,色泽鲜艳夺目,是图章石中的珍品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[返回首页]